根據南通市委統一部署,南通市委第一巡察組于2023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對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優化營商環境情況開展了專項巡察,并于2024年2月8日進行了反饋。按照黨務公開原則和巡察工作有關要求,現將目前集中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強化主體責任,抓牢抓實巡察整改工作
(一)高度重視問題,迅速研究部署
示范區黨工委高度重視巡察整改工作,切實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持續深化“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營商環境提升年”和“機關作風提升年”活動,始終把優化政治生態、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首要任務抓牢抓實。市委第一巡察組反饋意見后,黨工委班子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對照巡察反饋問題,科學制定任務分解清單。結合“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營商環境提升年”“招商引資突破年”三個年行動方案,扎實推進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對市委反饋的具體問題認真研究,逐條對照、逐一會商、全面整改,確保不打折扣、不走過場。
(二)制定整改方案,壓緊壓實責任
參加市紀委監委組織的專項巡察整改方案四方會商,對巡察反饋的四個方面具體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明確具體整改任務、整改牽頭單位、責任人和辦理時限,及時印發《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黨工委關于南通市委巡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明確專人對整改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對接,及時組織對各條線進展情況進行研判分析,形成了營商環境反饋問題整改進展情況報告,確保掛單整改、對賬銷號,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實。
(三)做到抓鐵有痕,確保整改實效
示范區黨工委及時組織召開領導班子巡察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全體領導班子成員直奔主題、直面問題,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切實做到落細落小落實、見人見事見思想。主要領導親自研究,分管領導具體督辦,既大力整改具體問題,又著力從制度機制上找原因,針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補齊工作短板,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二、整改進展情況及成效
(一)集中整改期內已完成的整改事項
1.履行優化營商環境主體責任不到位。
整改進展:一是召開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提升年”動員大會,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強調要持續把營商環境打造成通州灣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二是結合實際研究印發《通州灣示范區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三是通過通州灣新區公眾號、企業服務群等推送營商環境個性化品牌,利用走訪企業的契機,廣泛宣傳“萬事好通?灣事無憂”子品牌,不斷提升企業知曉度。
2.優化營商環境的大局觀念不強。
整改進展:一是修改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發展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的若干政策意見(試行)》擬于近期發布。所有需公平競爭審查的文件無一遺漏上傳“南通市公平競爭e審查”平臺,審核通過才可進入決策程序,確保出臺的文件均合法合規;二是制定出臺《關于明確通州灣示范區服務企業發展職責的通知》,成立企業服務中心,明確經發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各產業園辦公室服務企業職責邊界,進一步明確項目招引和后續服務相互銜接到位;三是嚴格執行“應上盡上”原則,在嚴格執行審查制度的前提下,確保應推盡推,切實暢通信息壁壘。
3.政策落實不夠有力。
整改進展:一是完善規劃方案審查的服務流程和協同機制,規劃審查不再對外立面材質做硬性要求,及時明確告知報建單位方案審查深度要求;二是對目前在執行的普惠制政策“回頭看”,明確對區內企業全覆蓋。2024年第7次財政專題會議明確示范區制定的普惠性政策,落戶在科創城的企業一并享受;三是在兌現流程、資金撥付等方面加以優化,全面壓縮兌現時間。2022年度穩外資穩外貿政策獎勵2023年12月完成兌現,做大做強政策2023年11月完成兌現。2024年3月組織企業申報示范區2023年度穩外貿穩外資政策兌現,其中外資到帳獎勵兌現到位,穩外貿獎勵擬于近期兌現到位;四是制定出臺《通州灣示范區加快產業培優工作方案》,對示范區企業發展狀態分別建庫培育。加強科技人才扶持,完善修訂科技創新30條。召開高企申報業務培訓會對企業進行申報業務輔導、專利高質量培育專題培育。實體化運作企服中心,加強企業走訪,幫助企業申報各類省、市、級載體平臺;五是修訂職工租賃住房補貼政策,涉及補貼對象范圍更廣、租房補貼的房源范圍更廣、房屋租賃補貼的標準更大、申請房租補貼的辦理流程更快等。
4.科技招商和產業提質抓而不實。
整改進展:一是推動福萊特、華能等一批“鏈主型”“旗艦型”龍頭企業及華達、中鐵四局等一批優質項目加快建設,強化上下游集聚和產業質態優化,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基礎,打造“撤不走、壓不垮、拆不散”的特色產業集群;二是全面靠前服務,項目簽約后第一時間跟進,提前謀劃項目交地進場條件,現場踏勘一線研究臨水、臨電、道路保障方案,對接簽約項目排出審批、建設計劃。主動靠前服務,及時開展批前指導,實時調度項目審批進度,即時破解審批難題,并發揮幫代辦服務效能助力項目開工建設;三是及時召開全區質量發展大會,主要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圍繞短板,邀請市質量專家到區授課指導,對恒光新材開展“質量問診”。充分挖掘示范區具備一定質量基礎的企業,摸排出示范區現有的企業培育名單。
5.靠前指導服務意識不強。
整改進展:一是將企業上市輔導工作納入產業培優方案,在產業培優方案中明確責任單位,牽頭輔導企業,協調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二是梳理今年以來所有在手項目,明確接件與辦理時限,壓縮審批時間。更新完善規委會制度,規劃方案終審下放至規劃辦公會審議;三是制定下發2024年度示范區政法工作要點,組織政法各單位制定為民辦實事清單5項,政法單位以“4.26”知產宣傳周為契機,共舉辦普法宣傳3場、法治副校長授課2場。積極開展涉企講座授課,8名律師組成的律師服務團擔任8個企業的“法治副總”,4名政法機關公職人員納入企業“法治副總”機關服務團,取得良好效果。
6.監管執法公平性不夠。
整改進展:一是組織相關單位開展2024年行政執法人員網上學習培訓。建立執法監督機制,設立意見箱,在行政執法領域接受全流程監督,防止執法不公、不嚴問題發生;二是安裝在線監控的企業進行走訪,了解當前設備運行情況;對于監控設備運行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及時幫助協調解決。針對新增的需要安裝在線監控的企業,充分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如具備申請不安裝條件,及時幫助申請;三是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數量制定抽查檢查計劃,除專項執法、舉報核查外,原則上不對企業增加執法檢查頻次。加強執法部門的協調聯動,除年度執法計劃外的檢查,借助行業專家、環保管家等力量做到一次上門全面徹底檢查,減少上門次數。優化執法方式,優先采用非現場執法等科技執法手段,減少對企業上門次數,真正做到無事不擾。
7.執法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整改進展:一是對12家企業進行溝通幫扶,督促指導企業安排相關人員參加消控室業務培訓和職業資格考試,盡快做到持證上崗,對未持證上崗這類問題統一實行柔性執法,責令單位限期改正;二是開展執法人員專題業務培訓,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在執法環節中“包容審慎執法”,嚴格規范執法行為,補齊短板弱項,真正做到“首違不罰、免罰輕罰”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制定《通州灣示范區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暨行政執法機關主題教育“回頭看”行動方案》,排查發現涉企執法問題3項,全部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期限。推行免罰輕罰,嚴格執行上級部門“四張清單”。
8.助力企業維護信用不到位。
整改進展:一是修改完善信用信息修復提醒函,全面落實“三書同達”服務,送達處罰決定時一并送達信用信息修復提醒函。對公示已滿3個月的處罰信息,執法部門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多種途徑再次提醒企業予以修復;二是組織全體監督員學習《江蘇省消防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對法律、行政法規或部門規章規定多種處罰應當并處的,一律合并辦理。對內嚴格執行《全市消防監督執法質量考評方案》,每月召開監督執法例會、開展監督執法考評;對外主動走訪企業單位,通過發放“廉通碼”在線征集意見建議,自覺接受企業群眾監督,及時預警糾治處罰裁量不規范等情形。
9.生活基礎設施配套不健全。
整改進展:一是各產業園與轄區落戶企業溝通交流,要求企業規范職工停車。聯合建設、公安、執法、交警等部門劃定交通標線,配套交通設施。對重點路段安裝違停抓拍監控,對違停現象較重的路段研究施劃停車位,加強巡邏對違停車輛進行處罰。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宣傳力度,引導車輛和駕駛員提高形象意識,不隨意占道,不影響其他企業廠區大門進出,提升園區整體交通形象;二是調整東安片區810路公交車路線站點,新開通813、815路公交,新增的813線路涵蓋了三夾沙內所有廠企。在商務大廈、政務中心和電子商務城等人員密集區域設立食行生鮮外賣自提柜,方便職工居民日常生活。引進“餓了么”外賣專送平臺,滿足線上點餐、買藥等功能。維也納、蘭歐連鎖品牌酒店開業,銀海宴私廚、襄平菜館等高端餐飲入駐,樹袋熊兒童樂園、自助式倉儲服飾快閃店運營,核心區業態種類進一步豐富。
10.人才招引缺乏有效舉措。
整改進展:一是開展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37場,吸引68家企業參加,提供包括焊工、數控、鉗工、叉車工、文職類等崗位共268個,實際需求人數2885人,吸引求職者3102人,累計推薦用工4517人次,達成用工意向1339人。二是開展“春風行動”,人力資源招工工作組輾轉陜西、甘肅兩省,深入推進勞務協作事宜,達成來區就業意向近300人;組織舉辦通州灣“就業直通車”活動,專人跟車將31名求職者點對點輸送至現代紡織產業園企業。三是與江蘇航院、江蘇工院聯合舉辦2場政校企合作對接活動;舉辦2場補貼性培訓政策解讀交流會,依托優質職技校培訓中心,開展企業人事招聘、電工、互聯網營銷師等培訓班,培訓91人次。
11.招商團隊專業性建設欠缺。
整改進展:一是組織全體招商人員定位傳統產業空白領域和新興未來產業,瞄準產業細分賽道,圍繞行業現狀、企業布局、技術發展趨勢等制定產業圖譜、繪制產業地圖、鎖定目標企業,把產業研究的文章做深做透,有的放矢招引高質量項目。二是舉辦人才項目招引培訓,邀請國家高級職業禮儀專家專題、人才集團領導授課進行授課,全面提升招商人員在人才項目招引方面的業務能力。
12.作風建設不嚴不實。
整改進展:一是針對執法人員執法不認真、不嚴肅問題,全力加強人員培訓,3月6日已邀請市專業人員對執法人員開展專題培訓,提升執法人員能力水平。嚴格執行重大行政執法法制審核制度,督促執法人員對企業上報材料的真實性嚴格把關。結合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聚焦企業消防隱患等重點領域,大力開展專項治理;二是完善公告審核機制,對所有對外發布的公告進一步明確責任、從嚴審核;三是督促各養護單位加強巡查,按照合同約定的巡查頻次對市政道路、橋梁、雨污水管道、路燈、交安設施以及綠化等開展精細化巡查,發現問題限時交辦處理。建立信息聯動機制,擴大巡查面和巡查頻次,及時消除問題隱患。開展常態化督查,對市機關作風建設明察暗訪情況反饋,督促按時辦結,下發示范區《規范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加強實地走訪服務,對走訪中遇到的專利申報、產學研合作、用工儲備等訴求及時對接相關部門提供上門服務,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三余鎮及時調整為民服務中心電話:0513-86920773,江蘇政務服務網三余板塊已明確專人對為民服務中心網站開展維護,做到及時更新信息。
(二)按計劃持續推進的整改事項
1.生產要素供給存在短板。
整改進展:一是及時對接聯系企業,根據企業預計新開設備及產線用熱計劃,統計《通州灣示范區現代紡織產業園建設投產企業蒸汽需求調研匯總表》,用于預先分析研判和與現有供汽單位溝通。現場對接天楹相關負責人,會商推進項目。定期查看天楹三期項目建設進展,力爭2025年下半年開始調試;二是落實現場聯合勘查交底,要求施工單位開展物探工作,明確電纜埋深等6項要求,要求供電公司加強線路巡視,與電力線路沿線區域涉及企業簽署《電力線路保護區內建筑施工安全協議書》,對巡線發現的有安全隱患的施工行為,當場發《電力設施安全警示告知書》,避免因野蠻施工破壞電纜導致突然停電。持續做好紅外測溫、局放檢測,并通過無人機巡視等手段開展巡線,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并消除;三是在與中國銀行南通分行和片區開發公司溝通交流統籌推進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中行南通分行申報裝修和租賃申請,不斷完善示范區金融服務功能;四是邀請市企服中心來示范區開展“南通好通?惠企通”平臺推廣專題宣講,重點面向中南高科、科創城等廠房型企業開展推廣,提升平臺知曉率。注重“南通好通?惠企通”平臺的信息維護,將最新的政策信息及時更新,在走訪企業過程中進一步宣講推廣,同時充分與企業溝通,引導企業使用“同城貨多多”(現改名為“通城貨多多”)模塊,實現產品的推廣和信息的對稱。
2.對生產要素供給類單位監管有盲區。
整改進展:一是紡織產業園辦公室定期巡查園區,對接企業負責人了解要素配套價格及保障情況。完善服務質效公示機制,督促華潤燃氣、中裕能源兩家供氣單位結合示范區實際更新完善燃氣開戶、報裝、施工、竣工驗收、通氣各環節服務標準和時限,相關制度已在營業網點上墻。加強園區內供氣(汽)等單位監管考核,建立健全“用氣用汽”價格監督管理機制,切實加強特許經營權管理;二是壓實標準廠房投資主體中南高科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市政府關于支持南通市區都市工業綜合體建設的意見》及《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強已簽約落戶企業排查梳理,對照園區功能規劃定位和產業政策,在推動落戶企業合規合法經營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協助落戶企業的不動產證辦理。
3.執法隊伍能力不足。
整改進展:一是建立行政執法交叉辦理機制,通過交叉辦案、互查,全面提升各處室辦案能力水平。開設法治課堂,通過培訓提升執法人員執法能力;二是配優配齊法制審核人員力量,統籌協調法制人員從事法制審核工作。
三、堅持久久為功,鞏固巡察整改成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把抓好市委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問題整改工作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重要工作,與貫徹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全面提升示范區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加強問題整改研究,嚴格落實整改要求,主動擔當作為,確保黨上級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二是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持續抓好整改工作。堅持整改目標不變、整改勁頭不松、整改力度不減,進一步增強營商環境專項巡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已經整改到位的,及時開展“回頭看”,鞏固整改成果,防止問題反彈;對于仍需深化整改的問題緊盯不放,按照整改方案要求,持續抓好整改落實,確保所有反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三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整改取得長效。堅持立足長遠、舉一反三,針對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反饋的問題,不斷深化標本兼治,放大整改成效,既大力整改具體問題,又著力從制度機制上找原因,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四是強化巡察成果運用,著力提升工作水平。堅持把整改落實與做好當前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整改成效促進示范區營商環境提升,切實把巡察整改成果體現在推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上來,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察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聯系電話:0513-81680035,郵政信箱:通州灣示范區金海路6號商務大廈401室,電子郵箱1410648906@qq.com。
中共通州灣示范區工作委員會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