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862ci"><dfn id="862ci"></dfn></del>
  • <strike id="862ci"><input id="862ci"></input></strike>
    如皋:夯實基層基礎 做實監察監督 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來源:中共南通市紀委網站 發布時間:2024-02-28 閱讀:0

    十三屆南通市紀委四次全會對推動南通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強調要扣緊監督首責之要,切實提升服務保障中心大局貢獻度。如皋市將積極探索監察職能延伸至鎮、村“神經末梢”的有效途徑,著力健全職能有效整合、力量優化配置、信息互聯互通、履責協同發力的基層監督體系,實現市、鎮監察監督的“最先一米”到“最后一米”的無縫暢通,做實基層監督,切實保障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實落地,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一是力量資源擰成“一股繩”。細化派出監察員辦公室職責,推行和完善片區協作工作機制,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協作原則,將鎮(區、街道)劃分為4個片區,每個片區由市紀委監委班子成員牽頭聯系一個派出監察員辦公室,整體聯動、一體推進開展監督檢查、案件查辦等工作。探索市鎮村三級聯動模式,以監察員辦公室為載體,建立“1+1+x”(“專職監察員+鄉鎮兼職監察員+村(社區)監察信息員+村(社區)監委會人員”)聯動機制,用好“陽光惠民”、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信息化監督手段,前移關口、延伸觸角、織密網絡,讓基層監察監督的“毛細血管”和市監委監察監督的“主動脈”聯為一體。

    二是集成監督構建“一條鏈”。構建“監督檢查室+巡察組+審查調查室+監察員辦公室”的協作配合機制,推動鏈條各單元既相對獨立、各司其職,又無縫銜接、閉環協作、捆綁考核,防止出現工作真空、監督盲區及多頭用力、重復用力等問題,全面打通監察監督的內部梗阻、條塊壁壘,使市、鎮兩級監督力量能得到有效并聯、監督重點事項得到有效串聯,從而實現對鎮、村(社區)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有形”、“有效”監督全覆蓋。深化“梳理研判、精準督查、提出建議、跟蹤整改”閉環鏈條,聚焦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群眾反映強烈的惠農資金使用、集體“三資”管理、小微工程建設等“急難愁盼”,以及基層工作過度留痕、任務層層加碼、“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問題堅持小切口大縱深,做實監督職責,提升監督質效,以監督“托底”讓群眾心里“有底”。

    三是審查調查形成“一盤棋”。規范問題線索管理,實行“一案雙審”、“兩級聯審”制度,對于案件線索處置、開展審查調查等從初核開始實行全過程把關、全流程審核、全周期管理,以精準運用“四種形態”為導向嚴格紀律執行,準確把握政策策略,準確定性量紀執法,促進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加強個案深度剖析、類案專題分析,深入查找案發單位政治生態、權力配置、制度建設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完善監察建議提出、督辦、反饋和回訪監督機制,督促協同開展專項治理,常態化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結合查處的典型案例,深入開展分行業、分領域警示教育,努力形成辦案、治理、監督、教育的完整閉環,不斷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