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862ci"><dfn id="862ci"></dfn></del>
  • <strike id="862ci"><input id="862ci"></input></strike>
    勇于自我革命 錘煉堅強品格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8-30 閱讀:0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回望歷史,總結當下,展望未來,十次提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并由此引出“十個必須”。其中,習總書記話語鏗鏘:“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并深刻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經驗

    歷史的腳步是沉重的,當下的輝煌是穿過了苦難的過去,若非勇于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的巨輪或早已擱淺在歷史的汪洋大海。長征途中的1935年1月,遵義會議糾正了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共產黨;經過如火如荼的真理標準大討論,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及時“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從此實現偉大轉折,開啟新的征程。

    而今,百年大黨,風華正茂,泱泱大國,萬象更新,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華民族早已站起來,已經富起來,正在強起來。

    勇于自我革命是跳出歷史周期律的必然要求

    1945年7月,黃炎培向毛澤東提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問題。而更早一年,郭沫若一部《甲申三百年祭》,就已表達了國人跳出歷史周期律的真誠希冀。毛澤東同志和習近平總書記也都以“我們決不當李自成”警示全黨。

    習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而中國共產黨執政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以及世界上某些社會主義國家和政黨演變的教訓,都揭示了一個道理:馬克思主義行,只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出問題,社會主義國家就出不了大問題,我們就能夠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

    1949年新中國成立、近40多年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用生動的實踐正回答著這個歷史之問。

    勇于自我革命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應有之義

    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就是跳出歷史周期律的一把“抓手”。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著眼于把隊伍建好,其中必須“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果斷處置了劉青山、張子善違法犯罪案件,在全黨和全國人民中產生了深刻長久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

    上世紀90年代初,江澤民同志指出:“如果聽任腐敗現象蔓延,處于執政地位的共產黨也會蛻變,喪失人心。經濟搞不好會垮臺。經濟上去了,如果腐敗現象泛濫,貪污賄賂橫行,嚴重脫離群眾,也會垮臺。”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怎樣才算過硬,就是要敢于進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內,敢于刮骨療傷,敢于壯士斷腕,防止禍起蕭墻。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黨要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義所在。

    關鍵還在民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人民群眾希望公平正義,痛恨貪官污吏,愿景海晏河清,這便是民心所向、所指。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面對腐敗這顆毒瘤,習近平總書記斬釘截鐵、毫不猶豫。

    這就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并且“態度不能變,尺度不能松,決心不能減”;要厲行法治,“以律均清濁,以法定治亂”;還要“標本兼治”,做好后半篇文章...當前,關于黨的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內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黨內法規、形成了一大批好的經驗做法,相信一以貫之并不斷鞏固發展,“前途定是光明的”。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答好這張時代之卷,永葆中國共產黨的青春本色,勇于自我革命是必修課,繞不開,必須過!(如東縣紀委監委第十一紀檢監察室 伯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