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主席在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的實踐中形成了優(yōu)良家風。他在家教家風方面堪稱典范,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受戰(zhàn)爭條件限制,毛岸英和毛岸青沒能一直在毛主席身邊生活,所以早期毛主席對他們的教導大多是通過書信來完成的。
1930年,楊開慧被國民黨殺害,當時毛岸英8歲,毛岸青7歲。楊開慧犧牲后,叔父毛澤民將他們安排在上海“大同幼稚園”。1932年3月,大同幼稚園解散,毛岸英和毛岸青被人領(lǐng)養(yǎng),因為吃不飽穿不暖,還時常挨打受罵,他們離家出走,流落街頭。1936年夏,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從一座破廟中找到流浪中的兄弟二人。隨后,黨組織委托張學良將軍部下李杜將他們帶到巴黎,并由中共中央駐共產(chǎn)國際代表派人護送到了莫斯科。1937年11月,他們與毛主席恢復了書信聯(lián)系,此時毛主席正在延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時常惦念遠在莫斯科的兒子,下面這封信是1941年他寫給在伊萬諾夫市上中學的兩個兒子的信。
岸英、岸青二兒:
很早以前,接到岸英的長信,岸青的信,岸英寄來的照片本、單張相片,并且是幾次的信與照片,我都未復,很對你們不起,知你們懸念。
你們長進了,很歡喜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于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huán)境,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總之我歡喜你們,望你們更好。
岸英要我寫詩,我一點詩興也沒有,因此寫不出。關(guān)于寄書,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給你們少年集團(指由中共黨組織送到蘇聯(lián)學習的中國少年兒童),他們當中有許多是革命烈士的子女,聽說沒收到,真是可惜。現(xiàn)再酌檢一點寄上。附書單:“《高中外國史》、《高中本國史》、《中國經(jīng)濟地理》、《大眾哲學》、《中國歷史教程》、《精忠岳傳》、《官場現(xiàn)形》、《小五義》、《聊齋志異》、《水滸》、《三國志》、《薛剛反唐》、《儒林外史》、《清史演義》、《洪秀全》、《俠義江湖》等,大批的待后”。
我的身體今年差些,自己不滿意自己;讀書也少,因為頗忙。你們情形如何?甚以為念。
毛澤東
1941年1月31日
這封信飽含了革命領(lǐng)袖對子女的牽掛和喜愛。在信中,毛主席對兒子們的學習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他認為,年輕人記憶力好,精力充沛,應該多學些自然科學知識,將來用處無窮。而且,他還特別提到了年輕人對政治的態(tài)度,認為早年還是應多學科學知識,少談?wù)巍S绕涫撬P(guān)于學習內(nèi)容與學習方法的精辟分析,對今天的青年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更為難得的是,信中并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命令式口吻,而是將自己放到與子女平等的位置上,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還輔之以自身的讀書經(jīng)驗,舐犢之情,溢于言表。堪稱現(xiàn)代教育的典范。
作為偉大革命領(lǐng)袖,毛主席對子女們的要求始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緊密相連。寄去的21種60本書,其中中國古典與歷史小說占了很大比重,還包括一些史地教科書與哲學著作。通過這份書單,我們可以看到,毛主席希望毛岸英等人,身在蘇聯(lián),應該更多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現(xiàn)代科技知識與中國國情相結(jié)合,將來在中國革命與建設(shè)事業(yè)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好家風涵養(yǎng)好作風。如今,家庭家教家風建設(shè)已成為全社會的一個重要課題,毛主席在這方面為我們作出了榜樣,這對廣大群眾尤其是領(lǐng)導干部弘揚和培育優(yōu)良家風有著重要現(xiàn)實意義。(南通市委第六巡察組掛職干部、如皋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 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