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862ci"><dfn id="862ci"></dfn></del>
  • <strike id="862ci"><input id="862ci"></input></strike>
    學黨史 悟思想 把紀法教育推向深入
    ——通州區紀委監委第十四個“5?10”思廉日系列活動側記
    來源: 發布時間:2021-05-19 閱讀:0

    今年是通州區紀委監委建設、推進“十百千萬”宣教工程的第五個年頭。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區紀委監委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到“十百千萬”廉潔宣教工程中,推動紀法教育入心入腦,黨史學教走心走實。

    請進來+ 走出去,牽好基層宣講工作的“牛鼻子”

    近日,區紀委監委會議室內,來自南通大學的陳志杰教授一場“學百年黨史?黨史上的三次重大轉折”專題講座正在進行。

    這是區紀委監委在第十四個“5?10”思廉日期間,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融黨史學教于“十百千萬”廉潔宣教工程系列活動之一。

    區紀委監委依托“十百千萬”廉潔宣教工程,不斷完善區級宣講團、單位“一把手”和鎮村義務宣講員三級網絡功能。今年來,第一時間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黨委各支部書記以及區委黨史宣講團成員帶頭宣講,進國企、下工地、到社區,把黨中央的聲音和從嚴治黨的要求精準傳達。截至目前,已有多人次在住建局、先鋒街道、融通集團等單位宣講近10場。

    下階段,區紀委監委還將會同區教體局、通州張謇學校等單位,舉辦“一人一城一故事”之張謇家風故事分享會,邀請張謇后人現場說“廉”。

    養眼睛+ 掃心地,俯下廉潔宣傳教育的“牛身子”

    今年來,區紀委監委主動順應“互聯網+”需求,以“養眼睛”的文藝作品為載體,進一步優化教育模式、拓展教育形式、提升教育品質。

    組織紀檢監察干部錄制情景劇、小組唱等線上節目,借“劇”說史、寓教于樂,幫助黨員干部浸潤紅色精神、清掃心底浮塵。積極組織參加 “廉廉看·我書我話”傳家風書畫故事大賽、“運河清風”微電影大賽等一系列廉潔文化活動,持續挖掘地方廉潔文化資源,開展“親情廉語”“魯班杯”廉政文藝作品征集、評比等特色活動。

    “用文藝作品觀照歷史和現實,既貼近鄉土民俗,又能用時代精神激活清廉守正的精神因子,實現黨史學習與廉潔思想的代際傳承。”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這樣說。

    尋初心+ 擔使命,使出紀檢監察干部的“牛性子”

    近期,區紀委機關黨委各支部紛紛組織參觀學習活動,第五黨支部黨員參觀中共江北特委紀念園后,派駐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紀檢監察組組長張東華說:“實地參觀與情境教育的融合,仿佛把我們帶回中共江北特委在通州革命斗爭的崢嶸歲月。”

    區紀委監委抓住“地點”與“時點”兩大要素,變“老生常談”為“舊史新學”。

    主動捕捉、挖掘富有通州地方特色的黨史教育元素,利用“通州革命歷史紀念館”“江北特委紀念回廊”等教育平臺和載體,把黨史教育與廉潔文化有機融合,賦予紅色精神嶄新的時代內涵。

    抓住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學教活動。“三八”婦女節,組織全體女同志沿著習總書記考察南通時的足跡,參觀南通五山濱江生態保護區;清明節,以“故事會”形式學習本土先烈的感人事跡并開展交流研討;五四青年節,組織青年黨員參與習總書記“治國理政”金句誦讀活動。

    同時,區紀委監委積極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民生領域精準專項整治,目前已列出主題實踐活動清單,整理出6個方面14個問題。今年以來,共有16批次計200多人次深入“走幫服”掛鉤鎮村,服務企業、幫助農戶,為民辦實事16件(次),開展多形式的面上督查活動近20次,處理“庸懶散慢拖”人和事30余件。(通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