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南通市紀委舉辦的“一把手談責任”節目現場。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海門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姚勝。姚書記,您好,歡迎您的到來!
[姚 勝]: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興能和大家交流工作體會。
[主持人]:姚書記,紀檢監察機關是監督執紀問責的專職機關,一舉一動都牽動人心,備受各方關注。請您給我們介紹下海門市紀檢監察機關進行監督執紀問責的總體情況。
[姚 勝]:好的。當前,海門紀委圍繞中心,聚焦主責主業,按照中央、省市關于落實“兩個責任”的總體要求,積極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創新工作機制,著重用好“四種形態”,加速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良好局面,為海門經濟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大家關注紀委工作,相信最關心的還是我們的懲貪治腐情況,這里我給大家展示一下海門紀委的一份反腐清單:自2016年8月,海門市第十四屆紀委成立以來,我市各級紀檢監察組織共立案352件,同比增長21.2%,其中查處副科級以上干部38人,黨政紀處分388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225件,挽回經濟損失7625.4萬元。
[主持人]:姚書記給我們“曬”了一份“成績單”,從中給人的感覺是,海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思路清、措施實、效果好。我想大家都很想知道,在壓實“監督責任”方面,海門紀委有哪些具體的工作經驗?
[姚 勝]:落實“監督責任”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關鍵一招”,必須要抓住要害,脫虛入實,實現落地生根。為此,海門市紀委積極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協助市委抓好主體責任落實,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工作方案》,細化明確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班子主要負責人、班子其他成員的責任清單,并納入責任制科學化管理系統中實時監督考核。同時,我們找準“監督執紀問責”這一定位,積極探索壓實“監督責任”的有效途徑,以全程監管、督促檢查、嚴格問責為重點,建立了“組合式”對口工作機制,倒逼“兩個責任”層層落實,步步深入。
[主持人]:聽您介紹,海門紀委既狠抓監督執紀問責,又推動了“主體責任”的落實,看得出對“監督責任”的概念和內涵理解得非常準確、非常深刻。您剛才提到全程監管,這是以什么樣的工作載體體現的?
[姚 勝]:主要是運用科技平臺,運用大數據實現全程監管是我們海門的一大特色,我們稱之為“一個平臺+多個系統+全程監察”的電子監察網絡。主要包括:“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科學化管理平臺”、 E路清廉風——“基層權力陽光運行網”、“三公”經費科學化管理電子系統、三清示范區評價系統、行政執法全程監督系統等十多個系統。另外,我們還將“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系統”、“12345行政服務系統”、“農村三資管理系統”等一些行政部門的系統也接入我們的平臺進行實時監管。例如“農村三資管理系統”的賬務查詢實現了穿透式聯查,可通過總賬聯查到明細賬再到記賬憑證,市紀檢監察機關可通過資源共享,以現場參與、網絡追蹤的形式實行全方位監督,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根據問題態勢進行執紀問責。2016年以來,我市紀委共實時監察行政權力事項39.4萬余件,公務消費單數4.5萬余件,“農村三資”交易272宗,領導干部廉政風險點排查3000余條,79家被考核黨委(組)“兩個責任”的工作資料4600余份,發出各類督辦367份,問責處理18人次。省紀委專門到海門拍攝了電子監察方面的專題片,在省級層面進行了推廣宣傳。
[主持人]:以科技力量為支撐開展監管,是很一種有效方式,海門在這方面早謀劃、早推進,取得了豐富成效。姚書記,請您再介紹下海門市紀委做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具體舉措?
[姚 勝]:主要是抓三項工作:一是開展日常監督。每月通過“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科學化管理平臺”進行檢查,并抽查不少于5%的領導干部《工作紀實薄》,及時了解各單位“兩個責任” 落實情況。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6年,科學化管理平臺發出黃燈預警367次、紅燈預警26次,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全市79家參評單位共計抽查6批次,共發現問題232個;抽查領導干部《工作紀實薄》11批400余人次,指出200余條問題,發出通報4次。
二是開展重點核查。不定期由市紀委常委帶隊對全市部分重點單位進行專項駐點督查,重點對“兩個責任”清單的制定情況、上年度責任制檢查考核問題的整改工作等方面進行專項督查。據統計,去年海門市共重點抽查28家單位,發現問題52個,回頭看6家單位的整改情況,成效顯著。
三是進行延伸檢查。在開展責任制檢查時,注重向下延伸檢查,將觸角延伸至下轄二級局、下轄黨組織、村等,杜絕上緊下松的情況。不僅是在責任制考核檢查中下延,在巡察工作中,我們也運用到了延伸檢查這一工作機制,確保巡察到邊到底,深挖一層,不浮于表面。
[主持人]:看來海門的督查工作做得非常細,那在查到問題以后,在問責上又是怎么做的呢?
[姚 勝]:問責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殺手锏”,問責絕不能開口子,出現寬松軟的現象,必須要堅持嚴緊硬,我們主要有三個抓手:
一是踐行好“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首先,我市市委堅持以上率下實踐“第一種形態”,市四套班子領導嚴格執行南通下發的《關于加強領導干部談話活動實施辦法》,對各自分管、聯系單位的“一把手”的逐一開展談心談話,找問題、剖根源、明整改,力爭抓早抓小,及時發現糾正問題。其次,我市專門制定下發了《關于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施意見》、《關于對市管黨員領導干部進行談話函詢的暫行辦法》,對談話函詢的啟動、主體、時間要求、程序及后續處理等進行了明確,讓海門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執紀工作中對“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的運用有了準星,有效解決了以往“不會用、不敢用、不愿用”的問題,同時又避免了主觀性和隨意性,防止出現“亂用或濫用”。自十四屆紀委成立以來,共開展誡勉談話181人,提醒談話227人,責令作出書面檢查47人,通報批評77人,其他問責方式21人,函詢6人。
二是嚴格“兩個責任”考評結果運用。我市“兩個責任”的考核結果納入全市區鎮、市直部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被評為“一般”、“差”檔次的,單位取消評先資格;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紀檢組織負責人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2017年初,海門市城管局和悅來鎮被取消評優資格,原因就是這兩個單位的“兩個責任”考核出現“一票否決”的情況。
三是嚴肅問責,一案雙查。落實“一案雙查”制度,對不落實主體責任、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的進行嚴肅追責,這是倒逼“兩個責任”落實的一把利劍。今年年初我們就對城管局的兩名副局長實施了“一案雙查”:2016年城管局共有17人因違規收取并侵吞設攤保證金、收受禮金禮品等違紀違法行為被黨紀、政紀處理,其中移送司法2人,兩名分管副局長疏于管理,未能正確履行崗位職責,負有領導責任,被黨紀處分。“一案雙查”的嚴格查處,有力推動了我市“兩個責任”的落實。
[主持人]:海門市紀委在全程監管、督促檢查、嚴格問責三個方面同時發力,形成了強大震懾。據我了解,海門紀委在廉政宣傳教育、預防腐敗方面也卓有成效。前不久海門張謇紀念館就獲評南通十大“最美廉潔地標”。請您挑一些亮點、特色工作,簡要地談一談。
[姚 勝]:好的,廉政宣傳教育、制度防腐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頭戲”。廉政宣傳教育方面,我們抓住兩個點:一個點是緊跟時代潮流。廉政知識電視大賽、政風行風在線、電視問政、廉政文藝下鄉、廉政文化創客行動等具有現代元素的廉政宣傳教育在海門普遍實施。我們還重新修建完善了海門市黨風廉政建設教育中心,讓其發揮更大作用。第二個點是把握文化傳承。特別注重從海門深厚的歷史文化中挖掘素材,使廉政文化與海門傳統文化相結合,實踐證明這種做法是正確有效的。比如張謇是海門的先賢,我們推廣他的《家戒》,今年上榜中紀委《中國家規》。
在編制護廉、防腐的制度方面,這兩年我們針對性地建立了《市紀委委員聯系重點項目實施辦法》、《作風建設常態化督查機制》、《特邀監督員參與市重大項目督查制度》、《關于問題線索處置中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意見進行監督審核的實施辦法》等一系列的制度,以制度的創新來給我們紀檢監察工作注入新的內涵。
[主持人]:姚書記,剛才您介紹了很多工作經驗、工作成績,在其背后,我們看到了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那么,海門紀委是如何鍛造這樣一支“鐵軍”的?
[姚 勝]:我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將強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作為經常工作,納入委局機關集中輔導、專題學習、崗位練兵、“三會一課”等,采取專家講座、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切實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二是切實加強自身監督。海門市紀委始終把紀律的“緊箍咒”念緊扭實,以開展“打鐵還需自身硬”專題活動為引領,采取排查個人崗位廉政風險點、隨機抽查個人有關事項報告、組織開門納諫、開展社區走訪、實施內部巡察等方式,實施多元化監督,嚴防“燈下黑”。今年以來,我們開展談心談話45人,提醒談話2人,警示談話1人,組織調整2人。三是在健全完善制度的同時,注重推進體制機制的改革。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實現從信訪件從信訪室“一口入”,經集體排查后按“五類標準”處置,案管室對執紀審查工作全程監督,辦理結果從審理室“一口出”,構建了“閉合管理、循環監督”體系。同時,我們還探索對涉及的科級案件不再按管轄范圍由固定的紀檢監察室辦理,而隨機指定職能室辦理的方法,從制度機制上杜絕瞞案不報、壓案不查、以案謀私等問題發生,努力形成紀檢監察干部敢擔當、能擔當的格局。
[主持人]:海門紀委落實“監督責任”有章有法,成績顯著,體現出了加強作風建設的強大決心和信心,讓我們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清風。姚書記,最后請您用一句話為海門的黨風政風環境進行提煉、概括。
[姚 勝]:我覺得有句詩可以恰當地表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主持人]:短短的一行詩句,充滿了正氣和希望。感謝姚書記和我們一起探討交流。我們的節目到此結束,再見!